黑龙江有机认证和贴标签行为虽然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信息获取的市场需求,但是也为不法食品生产者利用消费者对有机认证和有机标签的信任进行欺诈的行为提供了激励 ( Giannakas,2002) 。这里有机认证标签欺诈行为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1.贴虚假有机认证标签的欺诈行为。
一些普通食品生产者,发现哈尔滨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之间存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溢价水平,受利益驱使,这些普通食品生产者可能制作一些假冒有机认证标签贴到普通食上,然后把假冒的有机食品拿到市场上售卖。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可能会选购这些假冒的有机食品。
网上有不少卖家贩卖“有机食品”标签 记者 谭超 摄
“有机食品”标签,3分钱一个
2.获得黑龙江有机生产认证资格的生产者进行的哈尔滨有机认证标签欺诈行为。
他们有认证,有生产资质,但是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没有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然后贴上了有机标签出售,以攫取不正当的高额利润。这种标签欺诈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为所售卖的有机食品认证标签是真的,相应的食品生产企业也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但是食品质量不合格。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消费者无法知晓真实的食品质量问题。
3.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过程中存在的欺诈行为。
这种欺诈行为主要发生在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的企业进行有机认证的过程中。食品生产企业限于自身的生产条件或者其生产技术暂时还不能达到有机食品生产的标准,但是这些企业依然试图为其产品贴有机标签,因此就可能拉拢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认证进行“放水”。
另外,一些自律意识不强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处于自身企业创收的目的,对申请企业收取高额认证费,出现了拿钱就颁发认证证书的腐败行为,进而导致有机认证标签欺诈行为。
这种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参与的欺诈行为更具隐蔽性,并且该欺诈行为一旦暴露,对消费者有机食品信任度更具破坏力,对有机食品市场的负面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可能危及整个有机食品认证体系。
显然,以上三种有机认证标签欺诈行为都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体系的信任,破坏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有机食品质量信息的正常传递机制,最终影响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决策。